【古诗野望】“野望”二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远的意境。这首诗虽未署名,但其文字简练、意蕴悠长,仿佛将人带入一片苍茫的原野之中,令人心生感慨。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黄昏时分,诗人独自站在东边的高地,远眺远方。他心中满是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这种孤独与彷徨,正是许多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常见心境。
接下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出一幅深秋的景象。树木被秋色染红,山峦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壮丽。这一句不仅写景,更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这里出现了人物,牧人赶着小牛回家,猎人带着猎物归来。画面生动,充满生活气息,也暗示着一种宁静而有序的生活状态。然而,这是否就是诗人所向往的呢?或许并非如此。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最后两句,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他环顾四周,却没有一个熟悉的人,只能长声吟唱,怀念起古代隐士伯夷、叔齐的故事。他们不食周粟,采薇而食,坚守节操。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既有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内心情感的流露。它不仅仅是一幅秋日田野的画卷,更是一次心灵的独白。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这样的诗作提醒我们:偶尔也要停下脚步,静心望一望远方,听听内心的声音。
“野望”虽短,却意味无穷。它让我们在喧嚣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在浮躁中寻回一份沉思。或许,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