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步维艰成语故事】“举步维艰”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行动非常困难,每走一步都充满阻碍。这个成语出自古代的历史典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成语来源与故事
“举步维艰”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一段记载。当时晋国与楚国在城濮(今河南濮阳)展开大战,晋文公采纳了谋士的建议,采取了“退避三舍”的策略,以示守信,同时诱敌深入。最终,晋军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然而,在战争初期,晋军的行军并不顺利。由于地形复杂、天气恶劣,加上敌军的阻击,晋军将士在行军过程中“举步维艰”,每前进一步都极为艰难。这一描写后来被后人提炼为“举步维艰”,用来形容在困境中前进的艰难。
二、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举步 | 走一步 |
维艰 | 非常艰难 |
举步维艰 | 每走一步都非常困难,形容行动或进展极其艰难 |
三、成语用法举例
句子 | 说明 |
他创业初期资金短缺,举步维艰。 | 表示创业过程中的困难重重。 |
这项工程因政策限制,举步维艰。 | 强调外部条件对进展的制约。 |
在逆境中,他们依然举步维艰地前行。 | 描述在不利环境下坚持努力的状态。 |
四、成语的现实意义
“举步维艰”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更是一种人生哲理。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能轻言放弃,而应坚定信念,一步步向前迈进。无论是在个人成长、事业发展,还是国家建设中,“举步维艰”都是一种常态,也是一种考验。
五、总结
“举步维艰”源于古代战争中的真实场景,经过历史沉淀,成为今天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它形象地描绘了在困境中前行的艰难状态,也激励着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不轻言退缩。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举步维艰 |
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
释义 | 每走一步都非常困难 |
用法 | 形容行动或进展艰难 |
现实意义 | 鼓励在困难中坚持前行 |
通过了解“举步维艰”的来历与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使用方式,也能从中汲取面对人生挑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