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旁骛后半句是什么】“心无旁骛”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专心致志、不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但很多人可能只知道前半句,却不清楚它的完整表达和出处。
那么,“心无旁骛”的后半句到底是什么?下面我们将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一、
“心无旁骛”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大;智士不厌学,故能成其智。是以圣人不厌众,故能成其德;贤者不厌道,故能成其业。心无旁骛,志在千里。”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心无旁骛”的后半句是“志在千里”。
不过,现代语境中,“心无旁骛”多单独使用,表示专注于一件事,不受外界干扰。而“志在千里”则强调目标远大,两者常常连用,形成一个完整的表达,用来形容一个人专心致志地追求远大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心无旁骛,志在千里”是常见搭配,但在古籍中并未完全以这一形式出现,而是分开引用的。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全称 | 心无旁骛,志在千里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原文节选 | “心无旁骛,志在千里”(注:原文为“心无旁骛,志在千里”,并非完整句子) |
现代常用形式 | “心无旁骛”常单独使用,表示专注;“志在千里”则强调志向远大 |
含义 | 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不被其他事情分心;志在千里:目标远大,志向坚定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鼓励他人或自我激励,强调专注与坚持 |
三、结语
“心无旁骛,志在千里”不仅是一句励志的话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路上,要保持专注,坚定信念,才能走得更远。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句成语的完整含义,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