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一词出自哪里】“表里山河”是一个常用于描述地理环境的成语,尤其在山西地区被广泛使用。它不仅体现了山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将从出处、含义、历史背景和现代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出处
“表里山河”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秦伯围郑,郑伯使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曰:‘……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表里山河”,但后人根据对山西地形的观察,将其引申为“表里山河”。
不过,更为明确的出处是《史记·货殖列传》:“夫山西,地势险阻,山河表里。”这是最早明确使用“表里山河”的文献记载。
二、含义
“表里山河”字面意思是“山与河环绕内外”,形容一个地区被山脉和河流所包围,具有天然的防御优势。具体而言:
- 表:指外部,即山川之外;
- 里:指内部,即山川之内;
- 山河:指自然屏障,如太行山、吕梁山以及黄河等。
因此,“表里山河”多用于形容山西的地理特点,也象征着其历史上作为战略要地的地位。
三、历史背景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四周环山,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南临黄河,北接内蒙古,形成了独特的“山河表里”格局。这种地形使得山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
在古代,山西不仅是军事重镇,还是文化中心。许多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区域,如晋国的兴衰、五代十国的纷争等。
四、现代应用
如今,“表里山河”已成为山西的文化象征之一,常用于宣传、旅游、文学创作等领域,强调山西的地理优势与历史文化底蕴。
五、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表里山河一词出自哪里 |
出处 | 最早见于《史记·货殖列传》:“山西,地势险阻,山河表里。” |
含义 | 形容山川环绕、地形险要,具有天然屏障的地理特征 |
历史背景 | 山西因山河环绕,自古为战略要地,军事与文化重镇 |
现代应用 | 用于山西文化宣传、旅游推广及文学作品中,象征地理与历史地位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表里山河”不仅是对山西地理环境的精准描述,更是对其历史地位的高度概括。了解这一词语的来源与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地理文化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