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莪的注音蓼莪的注音是什么】“蓼莪”是一个汉语词语,出自《诗经·小雅》中的《蓼莪》篇。该词在古文中常用来表达对父母恩情的深切怀念与无法报答的哀思。为了帮助大家准确理解并掌握“蓼莪”的读音,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解析,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蓼莪”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蓼”和“莪”。这两个字均为生僻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因此其读音和含义容易被忽略或误读。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及《中华新韵》等权威资料,“蓼”和“莪”的拼音分别为 liǎo 和 é。
其中,“蓼”是一种植物,常见于水边,如“蓼蓝”;“莪”也是一种植物,多生长在水边或湿地,常用于象征母爱或孝道。两字合用时,多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哀悼。
二、注音对照表
汉字 | 拼音 | 声调 | 注音符号 | 释义 |
蓼 | liǎo | 三声 | ㄌㄧㄠˇ | 一种水生植物,亦作“蓼蓝” |
莪 | é | 二声 | ㄜˊ | 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比喻母亲 |
三、相关背景补充
“蓼莪”最早见于《诗经·小雅·蓼莪》,原文如下:
> “蓼蓼者莪,匪伊蒿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意思是:那高高的莪草,不是普通的野草。可怜的父母,生养我辛劳至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父母深沉的思念与感恩之情,后世常以此作为孝道文化的象征。
四、注意事项
1. “蓼”字读音为 liǎo,注意不要误读为 liào 或 liǎo(轻声)。
2. “莪”字读音为 é,切勿读作 é(轻声),也不应混淆为“俄”(é)。
3. 在书写时,要注意“蓼”字的结构为上下结构,上部为“艹”,下部为“尞”;“莪”字则为上下结构,上部为“艹”,下部为“我”。
五、结语
“蓼莪”虽为生僻词汇,但在古典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表达孝道与亲情方面意义深远。掌握其正确读音与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与诗词内涵。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清晰、实用的信息,避免因读音错误而影响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