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核心概念,它用于解释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形成的。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商品交换的本质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价值规律。
一、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换句话说,它是生产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必需的、在社会上普遍认可的劳动时间。
这个概念强调的是“社会平均”的标准,而不是个别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因此,即使某个工人效率很高,只用了1小时完成一件商品,但如果整个社会平均需要2小时才能完成同样的商品,那么这件商品的价值就由这2小时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来源,也是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标准。它决定了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不断减少,从而推动商品价值下降。
二、表格展示
概念名称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定义 | 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 |
核心要素 | 社会正常生产条件、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平均劳动强度 |
作用 | 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
与个别劳动时间关系 | 个别劳动时间可能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商品价值由后者决定 |
变化因素 | 生产力水平、技术进步、劳动组织方式等 |
举例 | 假设社会平均生产一件衣服需要2小时,那么无论某人用1小时还是3小时完成,其价值都按2小时计算 |
三、总结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马克思价值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它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形成机制,强调了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对商品价值的决定性作用。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分析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波动、劳动效率提升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价值分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