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的原文及翻译】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出自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作者对读书和思考的深刻感悟。全诗通过描绘池塘如镜般的清澈,引申到人心明净、思想通达的境界。
本篇文章将从原文、翻译、诗句解析等方面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与意境。
二、原文及翻译表格
诗句 | 原文 | 翻译 |
第一句 | 半亩方塘一鉴开 | 半亩宽的方形水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明亮地展开。 |
第二句 | 天光云影共徘徊 | 天上的光影在水面轻轻摇曳,仿佛在缓缓游动。 |
第三句 | 问渠那得清如许 | 问它(水塘)怎么会如此清澈? |
第四句 | 为有源头活水来 | 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从源头流来。 |
三、诗句解析
1. “半亩方塘一鉴开”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开阔的池塘,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周围的景色。这里的“半亩”是形容面积不大,但“方塘”则暗示其形状规整,给人以整洁、静谧之感。
2. “天光云影共徘徊”
水面倒映着天空的光影,仿佛天光与云影在水中悠然游走,营造出一种空灵、灵动的意境。
3. “问渠那得清如许”
诗人用设问的方式,表达对水塘清澈原因的好奇,引发读者思考。
4.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最后一句点明了水塘清澈的原因——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比喻人的心灵若要保持清明,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汲取新知识。
四、延伸理解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哲理诗。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不断更新自己、吸收新的思想和知识,才能保持心灵的纯净与智慧的增长。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鼓励人们终身学习、不断进步。
五、结语
《观书有感》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寓意,成为传诵千古的经典之作。通过对“半亩方塘”的描写,朱熹巧妙地将自然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了他对学问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