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田夺牛什么意思】“蹊田夺牛”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意是说有人在田间行走时踩坏了庄稼,结果却被别人指责为偷牛。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小过失被夸大成大罪,或者无端地受到指责和惩罚,带有讽刺意味。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蹊田夺牛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原意 | 在田间走路踩坏庄稼,反被说偷牛 |
现代用法 | 比喻小错被当成大罪,或无端受责 |
情感色彩 | 讽刺、批评、带有一定的无奈情绪 |
使用场景 | 用于描述不公正的指责或过度的惩罚 |
二、成语背景故事
据《左传》记载,晋国大夫赵盾曾派使者去见楚国的公子谷臣,使者在路上踩了别人的田地,被当地人抓住并指控他偷牛。赵盾得知后,认为这是小过失,不该被当作大罪来处理。后来,“蹊田夺牛”便成为了一个用来形容小过失被无限放大、冤枉无辜的典故。
三、使用示例
1. 他在会议上只是提了一个建议,却被领导当成了重大失误,真是蹊田夺牛。
2. 这不过是小事一桩,何必如此大惊小怪?简直是蹊田夺牛。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小题大做、张冠李戴、捕风捉影 |
反义词 | 实事求是、明察秋毫、公正无私 |
五、总结
“蹊田夺牛”这个成语虽然字面意思简单,但其背后蕴含的哲理却非常深刻。它提醒人们在面对问题时,要理性判断,避免因小失大,也警示社会不要对他人进行无端的指责和冤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以更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事情,避免“蹊田夺牛”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