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辞色是什么意思】“不假辞色”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态度严厉、表情冷淡,说话或做事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显得非常冷漠或严肃。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领导、长辈或权威人物在面对下属或晚辈时的态度。
一、
“不假辞色”字面意思是“不借助言辞或脸色”,即不通过语言或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是直接以冷淡、严厉的方式对待他人。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态度的严肃和缺乏情感表达,通常带有批评或警示的意味。
它常见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用来描述一种不带感情色彩、较为强硬的态度。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不假辞色 |
拼音 | bù jiǎ cí sè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 |
含义 | 不带感情地对待别人,态度严厉、冷淡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其人不假辞色,言辞简略。”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的态度,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近义词 | 冷若冰霜、铁面无私、严词厉色 |
反义词 | 和颜悦色、温柔可亲、和蔼可亲 |
例句 | 领导对他的错误毫不留情,不假辞色。 |
三、使用场景举例
- 职场中:上司对员工犯错时,可能会表现出“不假辞色”的态度。
- 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可能采取“不假辞色”的方式教育。
- 教育中:老师对学生违纪行为进行批评时,也可能“不假辞色”。
四、注意事项
虽然“不假辞色”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但在实际沟通中,过于“不假辞色”可能导致对方产生畏惧或反感。因此,在适当的情况下,应根据对象和场合调整语气与态度,以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相关表达,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