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藏七尺的成语典故】“昂藏七尺”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的身材高大魁梧、气宇轩昂。这个成语常用来赞美男子体格健壮、仪表堂堂,具有英雄气概或威武形象。其出处和演变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一、成语来源与典故
“昂藏七尺”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多用于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和精神气质。其中,“昂藏”意为高大、挺拔;“七尺”则是古代对男子身高的衡量标准,通常指身高约一米七左右(古代一尺约合0.231米)。因此,“昂藏七尺”即指一个身材高大、气质非凡的男子。
该成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刻画英雄人物或有志之士的形象,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均有类似用法。
二、成语含义与用法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昂藏七尺 |
| 拼音 | áng cáng qī chǐ |
| 含义 | 形容人身材高大、仪表堂堂,气质不凡。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男性人物的英俊或威武形象。 |
| 出处 | 古代文献及文学作品中常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
| 近义词 | 高大威猛、仪表堂堂、气宇轩昂 |
| 反义词 | 身材矮小、相貌平平、卑微怯懦 |
三、成语的文化意义
“昂藏七尺”不仅仅是一个描述身高的词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大的身材往往与正直、勇敢、正义联系在一起。这种观念源于古代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也反映了社会对理想人格的期待。
此外,“昂藏七尺”还常被用于比喻有担当、有作为的人。例如,在古代诗词中,诗人常用此词来赞颂忠臣良将,表达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四、现代使用与演变
在现代汉语中,“昂藏七尺”虽然不如“高大威猛”那样常见,但依然保留在一些文学作品、影视剧本或正式场合中,用以突出人物的外形和气质。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于“美”的定义更加多元,不再单纯追求身材高大,但“昂藏七尺”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仍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
总结
“昂藏七尺”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描述了人的外貌特征,更承载了古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它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英雄、勇者和正直之人的推崇,至今仍在文学和语言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