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宝藏问答 >

无入而不自得的出处

2025-09-25 11:23:06

问题描述:

无入而不自得的出处,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5 11:23:06

无入而不自得的出处】“无入而不自得”出自《礼记·大学》。这句话是儒家经典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思想之一,强调人在任何境遇中都能保持内心的安定与满足,体现了儒家对个人修养和人生境界的追求。

一、原文出处

项目 内容
出处 《礼记·大学》
原文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大雅》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善推其所爱,而及于人也。故治国在齐其家。……无入而不自得,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二、解释与背景

“无入而不自得”字面意思是“无论进入什么环境,都能安然自得”。这里的“入”指的是进入某种处境或环境,“自得”则是指内心安详、自在、满足的状态。

这句话出现在《大学》的后半部分,主要讲的是君子在修身过程中应具备的品德与态度。它强调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内在的修养和自律,即使身处逆境或复杂环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信。

三、意义与应用

方面 解释
修身 强调个人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只有自身端正,才能影响他人。
自律 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自我约束和道德操守。
心态 面对困难时保持平和心态,不被外物所动摇。
实践 在现实生活中,如职场、家庭、社会交往中体现这一精神。

四、总结

“无入而不自得”出自《礼记·大学》,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修身的重要理念。它强调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是一种高度的自我修养和人生境界。通过理解并实践这一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心态平衡,并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与人格魅力。

总结要点 内容
出处 《礼记·大学》
含义 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安然自得
核心思想 强调修身、自律与内心安定
应用 适用于个人成长、社会交往与心理健康
现实意义 提升自我修养,增强抗压能力,促进内心平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