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相关资料】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军事家、政治家。他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但因朝廷主和派的压制,未能实现抱负,最终在忧愤中去世。辛弃疾的词作豪放激昂,情感深沉,被誉为“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以下是对辛弃疾的相关资料总结。
一、生平简介
项目 | 内容 |
出生年份 | 1140年 |
去世年份 | 1207年 |
字 | 幼安 |
号 | 稼轩 |
籍贯 | 山东济南 |
所处朝代 | 南宋 |
职业 | 词人、军事家、政治家 |
主要成就 | 创立“稼轩体”词风;主张北伐抗金 |
二、文学贡献
辛弃疾是南宋最具影响力的词人之一,他的词风以豪放著称,内容多抒发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的情感。他不仅继承了苏轼的豪放风格,还融入了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形成了独特的“稼轩体”。
方面 | 内容 |
代表作品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青玉案·元夕》等 |
风格特点 | 豪放激昂、感情真挚、意象丰富 |
文学地位 | 与苏轼并称“苏辛”,被视为南宋词坛的巅峰人物 |
影响 | 对后世词人影响深远,尤其对清代词人如纳兰性德等有启发作用 |
三、政治与军事经历
辛弃疾不仅是文人,也是一位具有远大抱负的将领。他曾在山东起义,组织义军抵抗金兵,后来被南宋朝廷招安,担任地方官职,参与军事筹划。
项目 | 内容 |
抗金经历 | 早年参加耿京义军,后归附南宋 |
官职 | 曾任江西安抚使、湖南安抚使等 |
政治主张 | 坚持北伐抗金,反对妥协求和 |
最终结局 | 因主战派受打压,晚年抑郁而终 |
四、历史评价
辛弃疾一生怀才不遇,虽有满腔热血,却难展宏图。他的词作成为后人了解其内心世界的重要窗口。
评价来源 | 内容 |
后世评价 | “词中之龙”,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称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
当代研究 | 认为其词作兼具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
五、结语
辛弃疾的一生是悲壮而伟大的。他以笔为剑,用词作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理想的执着。尽管命运多舛,但他留下的作品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巨匠,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以上内容为原创整理,结合了辛弃疾的生平、文学成就及历史评价,力求全面而客观地呈现这位伟大词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