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宿县战役的详细过程】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略决战之一,而宿县战役则是淮海战役初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宿县(今安徽宿州市)位于徐州以西,是连接中原与华东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在1948年11月6日至12月15日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合发起对宿县的进攻,成功控制了这一战略要地,为后续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对宿县战役全过程的总结:
一、战役背景
1948年11月初,国民党军在华东战场节节败退,徐州成为其最后的据点。宿县作为徐州的西翼门户,是敌军重要的补给线和防御要点。解放军决定首先攻占宿县,切断敌军退路,为后续围歼杜聿明集团创造有利条件。
二、战役经过
时间 | 主要事件 | 参战部队 | 战果 |
11月6日 | 解放军开始对宿县外围发起进攻,主要由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负责主攻 | 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 | 攻占外围据点,逐步压缩敌军 |
11月7日 | 敌军增援部队抵达,双方展开激烈交火 | 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 | 配合主力作战,牵制敌军 |
11月9日 | 解放军完成对宿县的合围,敌军陷入孤立 | 华东野战军第10、11纵队 | 宿县被完全包围,敌军无法突围 |
11月10日 | 解放军发动总攻,迅速突破敌军防线 | 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 | 攻入城内,敌军溃败 |
11月12日 | 宿县全境解放,敌军残部逃往徐州 | 华东野战军 | 宿县战斗结束,敌军损失惨重 |
11月15日 | 解放军完成对宿县周边地区的清剿任务 | 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 | 战役基本结束,为淮海战役奠定基础 |
三、战役意义
宿县战役是淮海战役中的关键一战,其胜利不仅控制了徐州西翼的重要通道,还极大削弱了国民党军的士气和战斗力。此战之后,国民党军在华东地区失去了战略主动权,为后续的全面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宿县战役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在组织协调、战术运用和群众动员方面的优势,为整个淮海战役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总结
宿县战役是淮海战役的开端,也是解放军在华东战场上取得的重要胜利。通过精心部署和协同作战,解放军成功夺取了这一战略要地,为后续战役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宿县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军在华东战场的全面溃败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