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的解释】“鞠躬尽瘁”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竭尽全力、忠心耿耿地为某项事业或他人付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历史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意义。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解释 |
鞠躬 | 恭敬地行礼,表示尊重和敬意。 |
尽瘁 | 竭尽心力,耗尽精力。 |
整体含义 | 形容人忠诚敬业,全力以赴,直到生命尽头。 |
二、出处与典故
“鞠躬尽瘁”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臣闻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臣虽愚,亦知陛下之志,愿以身许国,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句话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
后来,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这里可以看出,“鞠躬尽瘁”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美,更是对忠诚与奉献精神的高度概括。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鞠躬尽瘁”常用于赞扬那些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人。比如:
- 职场人物:一位员工长期加班、尽职尽责,被领导称为“鞠躬尽瘁的好榜样”。
- 公共服务者:如医生、教师、警察等,他们常常为了他人利益而牺牲自己的时间与健康。
- 历史人物:如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都是“鞠躬尽瘁”的典型代表。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全心全意、尽心尽力、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
反义词 | 漠不关心、敷衍了事、偷工减料、玩忽职守 |
五、总结
“鞠躬尽瘁”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忠诚、奉献与责任感。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鞠躬尽瘁 |
含义 | 竭尽全力,忠心耿耿 |
出处 | 《后汉书》《后出师表》 |
应用场景 | 赞扬敬业、奉献精神 |
近义词 | 全心全意、尽心尽力 |
反义词 | 漠不关心、玩忽职守 |
通过了解“鞠躬尽瘁”的含义与文化背景,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并在生活中践行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