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这是他在天宝年间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寒食节时长安城的景色,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全诗如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在原文中,“春城”指的是春天的京城,这里特指唐代的都城长安。“无处不飞花”生动地描绘了春天里花朵飘落、随风飞舞的情景,给人一种浪漫而富有诗意的感觉。接下来,“寒食东风御柳斜”,进一步刻画了寒食节这一天春风拂过御花园中的垂柳,使其微微倾斜的画面。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图景。
而后两句则转向宫廷生活,“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里提到的“汉宫”并非真的汉代宫殿,而是借指唐代的皇宫。寒食节期间,皇帝会赐予大臣们点燃的蜡烛,象征着恩泽和荣耀。最后一句“轻烟散入五侯家”,则表现了这种恩泽如同袅袅青烟般弥漫开来,融入到权贵之家的生活之中。
将此诗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这样表达:
在春天的长安城里,到处都能看到花瓣随风飘扬;寒食节那天,和煦的东风吹得皇家园林里的柳树也显得有些倾斜。到了傍晚,皇宫内开始传送点燃的蜡烛,那袅袅升起的轻烟缓缓飘进了那些显赫家族的宅邸。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唐代长安城的春日风光,还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阶级的生活状态以及节日习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语言,韩翃成功地捕捉到了一个特定时刻的文化氛围,使得这首诗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