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于飞出处于哪里】“凤凰于飞”出自《诗经·大雅·卷阿》,是古代文学中极具象征意义的诗句,常用来形容祥瑞、高贵与美好。那么,“凤凰于飞”的出处究竟在哪里?本文将从原文、背景及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
“凤凰于飞”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卷阿》中的“凤凰于飞,翙翙其羽”,意思是凤凰在空中飞翔,羽毛舒展,象征着吉祥和高洁。该句出自周代的诗歌,表达了对贤人或圣主的赞美,也寓意着国家的兴盛与太平。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凤凰于飞”作为其中的经典句子,不仅被后世广泛引用,也成为中华文化中凤凰意象的重要来源之一。
此外,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祥瑞之鸟,象征着高贵、和平与重生,常与龙并称,代表阴阳和谐。因此,“凤凰于飞”不仅是文学上的佳句,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诗经·大雅·卷阿》 |
原文 |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 |
意义 | 象征吉祥、高贵、和平与祥瑞 |
文化背景 | 周代诗歌,反映当时社会对贤人、圣主的赞美 |
后世影响 | 成为文学、艺术、民俗中常见的意象 |
作者 | 不详(《诗经》多为无名氏作品) |
时代 | 西周至春秋时期 |
用法 | 常用于祝福、赞美、文学创作等场景 |
三、结语
“凤凰于飞”虽只是一句简短的诗句,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它不仅出现在《诗经》中,还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学、艺术乃至民间信仰。了解它的出处与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如需进一步探讨“凤凰”在其他文献或艺术作品中的表现,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