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于是人也】“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与“天降大任于是人也”是两种常见的说法,但它们在语义和用法上存在细微差别。这两种表达都源自《孟子·告子下》中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原句应为“于是人也”,但在现代口语、文章或网络中,很多人误写为“斯人也”。
一、
“于是人也”是原文的正确版本,出自《孟子》,强调“这个人的意思”,即“这一个人”。而“斯人也”则是后人对“是人”的误读或误写,其中“斯”意为“此”,即“这个人”,虽然意思相近,但严格来说不符合原文。
在现代使用中,“斯人”常被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或文章中,以增强文采或情感色彩。然而,在学术或正式场合,应使用“于是人也”以保持语言的准确性。
此外,两者在语气和风格上略有不同。“于是人也”更偏向古文风格,而“斯人也”则更具文学性,有时用于抒发情感或渲染氛围。
二、对比表格
项目 |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
出处 | 《孟子·告子下》 | 网络或误写版本 |
正确性 | 正确 | 不规范(常见误写) |
含义 | “这个人的意思”,强调对象 | “这个人”的意思,较口语化 |
使用场景 | 学术、正式场合 | 文学、口语、网络表达 |
语气风格 | 古雅、严谨 | 文艺、抒情 |
是否推荐使用 | 推荐 | 不建议(除非有特殊语境) |
三、结语
在学习和使用中文时,尊重原文是基本要求。虽然“斯人”在现代语境中已被广泛接受,但从语言规范的角度来看,“于是人也”才是正确的表达。因此,在正式写作中,建议使用“于是人也”,而在文学创作中,可根据语境灵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