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高利贷属于什么犯罪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为了获取高额利息而从事“放高利贷”行为。这种行为虽然看似是民间借贷的一种形式,但实际上可能涉及多种法律风险,甚至构成犯罪。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总结“放高利贷”是否属于犯罪行为,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内容。
一、放高利贷的法律定义
“放高利贷”是指个人或组织以高于法定利率向他人提供借款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刑法》的相关规定,如果放贷人以营利为目的,且利率明显超过法定标准,就可能涉嫌违法甚至犯罪。
二、放高利贷是否构成犯罪?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单纯放高利贷并不一定构成犯罪,但如果同时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则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或敲诈勒索罪等:
1. 以营利为目的,长期从事高利贷活动;
2. 利率超过法定上限(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
3. 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催收债务;
4. 扰乱社会秩序、破坏金融管理秩序。
因此,放高利贷本身不一定是犯罪行为,但若情节严重,可能构成犯罪。
三、相关法律条文
| 法律名称 | 条款内容 | 适用情况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 民间借贷中利率超过法定上限的,合同无效。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第二百二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经营罪。 | 长期从事高利贷并盈利,扰乱金融秩序的,可能构成此罪。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勒索的,构成敲诈勒索罪。 | 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催收高利贷的,可能构成此罪。 |
四、总结
| 问题 | 回答 |
| 放高利贷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 不一定,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
| 放高利贷是否违法? | 是的,若利率超过法定上限,可能被认定为违法。 |
| 放高利贷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 | 若长期以营利为目的,且情节严重,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
| 放高利贷是否构成其他犯罪? | 如果伴随暴力、威胁等手段,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等。 |
五、建议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应避免参与高利贷活动,尤其是不要轻易借钱给他人,更不要以高利贷牟利。一旦发现有人从事高利贷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防止其演变为违法犯罪行为。
如遇债务纠纷,建议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例如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寻求专业律师帮助,切勿采取过激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