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皮试结果】肺结核皮试,又称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 TST),是一种用于检测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常用方法。该试验通过在皮肤下注射一定剂量的纯化蛋白衍生物(PPD),观察注射部位的反应情况来判断是否对结核菌有免疫反应。以下是关于肺结核皮试结果的总结与分析。
一、肺结核皮试结果分类
肺结核皮试的结果主要根据硬结的大小来判断,不同人群的判断标准略有差异。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结果分类:
| 皮试结果类型 | 硬结直径(mm) | 结果解释 |
| 阴性 | <5 mm | 未感染或免疫力不足,可能为假阴性 |
| 可疑 | 5–9 mm | 可能感染,需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 |
| 阳性 | ≥10 mm | 表示曾经感染过结核菌,但不一定是活动性结核病 |
| 强阳性 | ≥15 mm 或有水疱、坏死 | 提示可能为活动性结核病,需进一步检查 |
二、影响皮试结果的因素
1. 接种卡介苗(BCG):曾接种过卡介苗的人群可能出现阳性反应,但并非所有阳性都表示感染结核。
2. 免疫状态:免疫力低下者(如HIV感染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3. 皮试操作不当:如注射剂量不准确、观察时间不足等,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
4. 个体差异:不同人对PPD的反应程度不同,部分人可能对结核菌无明显反应。
三、皮试后的处理建议
- 阴性结果: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若存在高危暴露史,建议结合胸部X光或其他检查进一步评估。
- 阳性结果:应进一步进行胸部X光检查和痰液检测,以排除活动性肺结核。
- 强阳性结果:建议尽快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评估和治疗。
四、注意事项
- 皮试后48~72小时内需到医院观察结果,不可自行判断。
- 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大面积红肿、发热等),应及时就医。
- 对于儿童、孕妇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皮试需谨慎进行,并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通过肺结核皮试,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结核感染,有助于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结核病的传播风险。因此,定期进行结核皮试对于高危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