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岳飞是一位备受敬仰的民族英雄,他以忠君报国、精忠报国的精神闻名于世。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岳飞还有一个称号——“岳武穆”。那么,岳飞为什么会被称为“岳武穆”?这个称号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呢?
首先,“武穆”并不是岳飞的本名,而是一个谥号。在古代,许多有功之臣去世后,朝廷会根据其生平事迹给予一个带有褒贬意味的称号,称为“谥号”。而“武穆”正是宋朝朝廷在岳飞死后为其追封的谥号。
“武”字代表的是勇武、威武,象征着岳飞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屡建奇功的形象;“穆”则有肃穆、庄重之意,表示他在为人处世上端庄正直、忠诚不二。这两个字合在一起,是对岳飞一生功绩与品德的高度概括。
然而,岳飞的这一谥号并非在他生前获得。事实上,岳飞在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2年)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当时并未得到任何官方的荣誉或追封。直到宋孝宗即位后,为了平反冤案,恢复岳飞的名誉,才追赠他“武穆”的谥号。
因此,“岳武穆”这个称呼,实际上是对岳飞忠诚、勇敢、爱国精神的一种肯定和纪念。它不仅是对岳飞个人的褒奖,也体现了后人对他高尚品格和卓越贡献的敬仰。
此外,随着后世文学、戏曲、影视作品的广泛传播,岳飞的形象逐渐深入人心,而“岳武穆”这一称号也随之流传开来,成为人们熟知的尊称之一。
总的来说,“岳飞又被称为岳武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在去世后被朝廷追封了“武穆”的谥号,这既是对他的功绩的认可,也是对他人格的颂扬。尽管他生前遭遇不幸,但后人始终没有忘记他的忠义与牺牲,而“岳武穆”这一称号,正是这种铭记与崇敬的体现。